“点泥成石”技术再突破。日前,温州海螺集团的技术研发团队成功将盾构泥制成“无机生态石”,这是“泥制石”技术的又一次创新突破,在国内尚属首创,目前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无机生态石智能化生产车间。企业供图
盾构泥也称为盾构土或泥浆,是盾构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状物质,通常由水、黏土、聚合物助剂、碳酸钠等组成。“因盾构泥中含有聚合物改性剂,性质复杂,强度低易变形,无法再生利用。所以过去在城市的隧道跟地铁施工当中产生的盾构泥,只能通过掩埋和倾倒的方式进行处置。”温州海螺集团环保产业相关技术负责人介绍说,盾构泥的特性也成为泥制石技术的难关,团队成员不断测试、调整固化剂配方,才成功将盾构泥改性制成泥粉,而后生产为无机生态石。
经检测,此次用盾构泥试制成功的无机生态石大板的含泥量、抗折强度、吸水率、密实度等数据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盾构泥制石”技术的成功,将有效解决工程中盾构泥的处置难题,并且用盾构泥制成的无机生态石产品还可以满足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的石材需求,每立方米的成本造价相比天然石材下降30%,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绿色环保,为盾构泥的资源化处置和再生产品的就地应用提供切实解决方案。
在近日播出的《共和国巡礼•浙江篇》中,海螺集团“泥制石”项目亮相,展示了不起的浙江制造。
据介绍,目前海螺集团已成功将城市淤泥、工程渣土、洗砂泥(疏浚泥)、煤矸石、尾矿渣、盾构泥等转化生产为无机生态石。
接下来,该公司还将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扩大消纳范围,将更多的无机固废进行资源化再生利用,为“无废城市”建设和绿色循环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